在智能座舱进入域控制器时代的同时,带来人机交互体验升级的hud赛道,同样持续火热。
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,2023年1-6月中国市场(不含进出口)乘用车前装标配w/ar hud交付90.49万台,潜在选装规模67.07万台,分别同比增长50.62%、11.80%,进一步凸显车企标配hud的主流趋势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截止今年6月底,中国乘用车市场已有超过55个品牌旗下车型提供w/ar hud的标配或选装配置。其中,丰田、理想、比亚迪排名标配搭载量前三位。
在标配车型价位区间分布方面,20-25万区间搭载量占比最高,达到15.76%;50万元以上价位车型的搭载率最高,达到50.56%。
其中,ar hud前装标配交付5.73万台,同比增长43.61%,增速低于w-hud。不过,随着市场需求扩大,材料成本下降,目前ar-hud前装供货价格已经下降至2000元以下。
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,基于高性价比tft方案陆续解决了阳光倒灌等难题,后续市场对于ar hud的需求,仍在持续释放。同时,w-hud也将并行增长。
与此同时,市场抢单还在加速。
本周,futurus未来黑科技宣布,已获得某头部车厂重点车型hud项目定点。截止今年4月底,futurus(重庆)生产基地智能hud产品累计交付量已超12万台。
根据已经获得的客户订单数据,预计2023年,futurus未来黑科技的hud产品总交付量有望迈上35万台的新台阶。目前,生产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已经启动,预计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78万台。
公开信息显示,除了是理想l9/l8系列车型hud核心太阳集团tcy8722的合作伙伴外,futurus未来黑科技还与宝马、奥迪、上汽、长城、吉利、比亚迪等头部主机厂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不过,hud进入前装市场并不容易。实际上,从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来看,过去几年,也仅有华阳、泽景、futurus等几家本土供应商实现规模化交付突围。
但,市场表现各有差异。
比如,水晶光电作为国内较早布局hud赛道的企业,过去几年的前装标配搭载量受制于车型因素(比如,选装)影响,并未达到预期效果。
数据显示,以深蓝sl03为例,今年上半年提供hud选装的增程版交付远超过标配的其他车型。后续,要看标配hud的长安深蓝s7销量走势。
华为hud,则是在飞凡r7首发后,并没有在飞凡第二款车型f7上搭载。此外,华为hud的技术方—华为光应用部门转而成为了hud核心零部件供应商,与hud终端厂商合作。
同时,部分新晋供应商则依靠车企背景快速上位。典型案例,就是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科技。这家公司,目前正在依靠外部核心零部件的协助,组装生产hud并供应比亚迪。
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市场(不含进出口)乘用车前装搭载w-hud/ar hud预计交付将超过250万台(含部分选装);
到2025年,ar hud前装搭载量将突破百万台/年大关规模;同时,w/ar hud搭载率将突破30%。